研究顯示:高糖飲食真的會增加患癌風險!
來源:健康時報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7-14
瀏覽次數(shù):1556

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

本文審稿:陳海旭,解放軍總醫(yī)院第二醫(yī)學中心,副所長,碩士生導師

2022年6月,來自南卡羅來納大學、哈佛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在《營養(yǎng)學最新發(fā)展》(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)發(fā)表的一項研究發(fā)現(xiàn):

每天喝一份以上含糖飲料的女性,相較于每月喝不超過3份含糖飲料的女性,肝癌風險上升78%!

圖片

該研究一共納入了9萬余名年齡在50-79歲的女性,通過問卷調(diào)查的形式,了解她們的疾病史及健康習慣,其中就包括含糖飲料的攝入情況。

研究中一份含糖飲料為335毫升以上的含糖飲料,包括軟飲料和水果飲料。

在平均隨訪時間18.7年里,共有205名女性被確診為肝癌。大約7.3%的女性每天喝1份及以上的含糖飲料。

與很少喝飲料的女性(<3份含糖飲料/月)相比,每天喝1份以上含糖飲料的女性,肝癌發(fā)生風險增加了78%。

并且即使在調(diào)整了咖啡/茶攝入情況、肝臟疾病史,或是剔除那些在隨訪頭兩年確診肝癌、患有糖尿病的參與者的情況下,含糖飲料的攝入依舊與肝癌風險升高相關。

為什么高糖飲食,會增加患癌風險?

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(yī)院營養(yǎng)科凌軼群和吳焱談到,2019年一項超過10萬人的研究成果顯示,每天飲用100毫升含糖飲料會使整體患癌幾率提高18%。研究者對這些結果提出一些可能的解釋,包括含糖飲料中的糖對內(nèi)臟脂肪、血糖水平和炎癥標志物的影響,這些都與癌癥風險增加有關。

長期高糖攝入會導致肥胖和胰島素抵抗,造成內(nèi)氧化應激、內(nèi)分泌紊亂及免疫功能障礙,從而導致腫瘤的發(fā)生風險增加。

在腫瘤已經(jīng)發(fā)生后,癌細胞會以糖的無氧酵解為主要供能方式,所以不管是普通人,還是腫瘤患者,都應該控制添加糖的攝入。

那么,什么是添加糖?

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類,常見的有蔗糖、果糖、葡萄糖、果葡糖漿等。常用的白砂糖、綿白糖、冰糖、紅糖都是蔗糖。

添加糖主要來源于加工食品,包括含糖飲料、糕點、餅干、甜品、冷飲、糖果等;部分來源于烹調(diào)用糖,如糖醋排骨、冰糖銀耳羹等。

生活中,添加糖攝入太容易超標了!

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中提出,成年人需要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,每天不超過50克,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。

25克是個什么概念呢?

比如,平時喝一瓶500毫升的可樂,就可以攝入53克的糖;

圖片

18款飲料含糖量測評。“浙大一院”微信公眾號圖

番茄醬、燒烤汁等調(diào)味醬,每100克大概有15克左右的糖;

餐館中,一份紅燒排骨、紅燒魚、魚香肉絲大概加糖25-30克,紅燒肉要加40-50克,最高的是糖醋排骨和糖醋里脊,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;

酸奶的制作配方是100克牛奶配10克左右白糖等。

圖片

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圖

無糖食品,也不建議隨意吃!

1. 無糖食品并不代表食物熱量低

武漢市中心醫(yī)院內(nèi)分泌科副主任醫(yī)師張旭艷談到,“無糖”餅干雖然不含蔗糖,但碳水化合物含量高,且含有蛋白質(zhì)、脂肪。1克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(zhì)、脂肪的熱量分別為4千卡、4千卡、9千卡,熱量并不低。所以即使是無糖食品,進食前也應留意食物成分。

2. 長期食用會降低對甜味的敏感度

華西醫(yī)院臨床營養(yǎng)科營養(yǎng)師李燕菊、周林樺提醒,雖然長期喝有甜味劑的無糖飲料,減少了精制糖的使用,但長期食用甜味劑食品會降低人們對甜味的敏感度,可能反而導致在其他食物中攝入更多的糖。

適度飲用無糖飲料是沒有問題的,但不建議長期當白水來喝。



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!

我們將定期推出

公益、免費、優(yōu)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!


聽說,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。
国产办公室免费视频观看,亚洲成a人片无码在线观看,国产亚洲一区在线精品,亚洲熟妇乱子伦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