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
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,我國許多城市的高層住宅開始普及電梯安裝。根據《市場監(jiān)管總局關于2023年全國特種設備安全狀況的通告》,截至2023年底,全國電梯總量達1062.98萬臺。然而,大量電梯已進入“高齡”階段,使用年限超過20年,安全風險也隨之增加。作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設備,電梯一旦發(fā)生故障,極易引發(fā)嚴重的安全事故。
2月18日晚間,云南省昆明市一部電梯因突發(fā)故障從17樓急墜至負2樓后又猛沖至33樓,導致59歲的業(yè)主韋某不幸身亡。電梯不僅會下墜,還會沖頂嗎?哪些不當行為可能引發(fā)電梯故障?電梯失控時,我們又該如何自救?今天,就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些問題,守護我們的乘梯安全。
01?電梯沖頂為何比墜落更可怕?
電梯沖頂是指電梯在運行過程中,由于故障或操作失誤等原因,超過其設計的最高樓層,繼續(xù)向上運動,最終撞擊到電梯井頂部的情況。相比墜落,沖頂之所以更為可怕,關鍵在于其保護裝置的差異。
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電梯防墜安全保護的三大防線:
第一道防線:鋼絲繩
在我國,每部電梯至少有3根鋼絲繩,而其中任意一根鋼絲繩都足以獨立承載電梯的全部額定載荷。當電梯下墜時,鋼絲繩會提供向上的拉力,如果拉不住,才會輪到第二道防線。
第二道防線:限速器-安全鉗聯動
倘若第一道防線被突破,電梯仍繼續(xù)下墜,限速器會立即制動并觸發(fā)安全鉗。安全鉗類似于汽車剎車裝置,會將轎廂牢牢卡在導軌上,防止其繼續(xù)墜落。
第三道防線:緩沖器
即便前面的防護措施都失效了,電梯底坑中的緩沖器裝置仍會作為最后一道防線兜底。它類似于彈簧,能吸收一部分轎廂的動能,削弱下墜的沖擊力。
相比之下,電梯沖頂保護裝置則顯得較為不足。根據GB7588-2003《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(guī)范》中的有關規(guī)定,電梯井道上端應設置極限開關,但未強制要求安裝上方安全鉗,大多數電梯僅靠制動器“孤軍奮戰(zhàn)”。若制動器失靈,只能任由其超速運行。當電梯急速沖向井道頂部時,乘客處于超重狀態(tài),在沖頂瞬間,身體在慣性作用下被拋起,一般來說頭部會直接撞向轎廂頂部,可能會受到致命傷害。緊接著又在重力作用下重重摔落在地,后果不堪設想。
02?電梯急速下墜或沖頂,如何自救?
如果是急速下墜,有扶手時,要緊握扶手,背部和頭部緊貼電梯內墻,保持膝蓋微曲、腳跟提起的姿勢,利用腿部力量來緩沖落地時的沖擊力。如果沒有扶手,可以用雙手抱住頭部,防止被墜落物砸傷。
如果是急速沖頂,有扶手時,可以從下方反向抓緊,身體呈半蹲姿勢穩(wěn)固重心。沒有扶手時,可以采用側躺蜷縮的姿勢,雙手護住頭部,利用肩部和臀部吸收沖擊力,增大受力面積,減輕傷害。
03 安全乘梯“三注意”
1. 樓層電梯門打開后,準備進入電梯前要先確認電梯轎廂是否達到本層,即電梯內有燈光亮起時方可踏入,防止踏空造成墜落。
2. 在乘坐電梯時發(fā)現電梯門無法關閉或關閉不嚴時,應立即停止乘梯。
3. 乘梯過程中出現異常聲響或大幅度抖動時,應立即停止乘梯。
04?安全乘梯“五不要”
1.?不要在超載時強行擠入
電梯都有明確的額定承載量,一旦超載,電梯會通過報警等方式啟動自我保護機制。長此以往,可能導致電梯程序紊亂甚至失靈,埋下事故隱患。
2.?不要在電梯內蹦跳
在電梯內蹦跳會使電梯劇烈搖晃,不僅可能瞬間加重局部載荷,還可能會觸發(fā)電梯的超載保護裝置,導致電梯停止運行甚至出現異常下墜。
3.?不要倚靠、撞擊電梯門
電梯門的承重能力有限,并不像我們想象得那樣堅固。倚靠或隨意踢撞電梯門可能導致門體變形,使運動中的轎廂被井道內裝置擠壓,引發(fā)電梯故障。
4.?不要往井道里扔雜物
有些人清洗樓道時會將水掃入井道,或隨意往里扔煙頭、果皮等雜物。這些行為看似是小,卻可能導致電梯“罷工”。
5.?不要長時間阻擋電梯門開合
用手、腳或放置障礙物阻擋電梯門關閉是非常危險的行為。如果阻擋時間長,電梯反復檢測無法正常開關門,系統就會判斷為“故障”,隨即停止工作,不僅影響電梯運行,還可能帶來安全隱患。
溫馨提示:在乘坐電梯時,如果發(fā)現電梯開門卡阻、運行時出現異常聲響或抖動,或電梯門關閉不嚴等情況,應立即停止使用,并及時向物業(yè)或相關管理部門反映問題,以便盡快安排維修,確保電梯的安全運行。
作者:王憬琪 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
審核:張英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、應急科普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委員、秘書長
出品:科普中國
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!
我們將定期推出
公益、免費、優(yōu)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