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
近日,安徽在對江豚同步監(jiān)測時發(fā)現較大江豚群體。長江江豚數量變化為什么如此重要?江豚是水中的“豬”?一起來了解>>>
整理/新媒體編輯 段大衛(wèi)
3月10日下午,安徽銅陵市郊區(qū)長江豚保護協(xié)會在對江豚同步監(jiān)測時發(fā)現較大江豚群體。當作業(yè)船行至銅陵市胥壩江段時,大約30多頭野生長江江豚爭相躍出水面,有的緩慢游動、悠閑嬉戲,有的躍出水面、逐浪前行,其中還能看到母子豚的身影,呈現出自然生態(tài)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。
長江水好“豚”先知
長江江豚數量變化為什么這么重要?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、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理事長王丁介紹,長江江豚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、長江特有淡水鯨豚類動物,被譽為“水中大熊貓”,對水環(huán)境要求較高;長江江豚處在整個長江水生動物食物鏈的頂端,江豚的生存狀況是長江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質量的“顯示器”??梢哉f,長江的水環(huán)境怎么樣,江豚的數量說了算。
近40年,長江江豚數量一度急劇下降。20世紀90年代初,長江還有約3600頭江豚,2006年就銳減至約1800頭,到了2012年,僅剩下約1045頭。三次長江科考統(tǒng)計的數據結果都是大幅下降,引發(fā)了社會各界的擔憂。包括王丁在內的很多科學家都擔心江豚會步白鱀豚的后塵。
▲人類飼養(yǎng)成功的唯一一頭白鱀豚“淇淇”(圖源:新京報)
2007年,白鱀豚被宣布野外“功能性滅絕”。2018年世界自然保護聯(lián)盟更新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,其中把長江白鱀豚列為“極危”狀態(tài)。長江白鱀豚被稱為“長江女神”,江豚被稱為“微笑天使”,同樣都生活在長江流域,也都是中國特有物種。
身材嬌小的“微笑天使”
說起鯨豚類動物,可能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海豚,毫不夸張的說,海豚的大名早已經傳遍了千家萬戶,孩子們對關于海豚智慧與各種行為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詳。
從分類學角度看,江豚和海豚算是親戚。它們都來自鯨目,不過,“江豚"隸屬于鼠海豚科江豚屬,而“海豚”是對海豚科動物的統(tǒng)稱,它們是兩類完全不同的物種。江豚大名里雖然有個“江”字,但其實大部分成員都生活在海里。生活在淡水里的江豚只有一種,即長江江豚。
長江江豚是中國特有物種,也是繼長江女神——白鱀豚功能性滅絕后長江里僅存的鯨豚類動物。與白鱀豚一樣,長江江豚也面臨著同樣的種群威脅,世界自然保護聯(lián)盟(IUCN)已在2013年將長江江豚列為“極度瀕?!奔?。在我國,長江江豚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。
長江江豚頭部鈍圓,口角45°上揚,似在微笑,有著“長江中的微笑精靈”“微笑天使”等美稱。另外,長江江豚的口周圍沒有能活動的口唇,因此它們的微笑會緊緊地伴隨一生。長江江豚口內有上下兩排短小,形似鏟狀的牙齒,雖然不用于咀嚼,但也能牢牢固定住獵物。
與海洋里體型龐大的鯨類不同,適應河道生活的長江江豚體型甚是嬌小了。長江江豚成年體長平均約1.2-1.6米,體重約50-70千克,壽命約20年。它的頭部較短,近似圓形,額部稍微向前凸出,吻部短而闊,上下頜幾乎一樣長,牙齒短小,左右側扁呈鏟形。前5個頸椎愈合,肋骨通常為14對。身體的中部最粗,橫剖面近似圓形。
論比例而言,長江江豚的鰭肢倒是很大。江豚背脊上沒有背鰭,鰭肢較大,呈三角形,末端尖,具有5指。尾鰭較大,分為左右兩葉,呈水平狀。后背在應該有背鰭的地方生有寬3-4厘米的皮膚隆起,并且具有很多角質鱗。全身為藍灰色或瓦灰色,腹部顏色淺亮,唇部和喉部為黃灰色,腹部有一些形狀不規(guī)則的灰色斑。一些個體在腹面的兩個鰭肢的基部和肛門之間的顏色變淡,有的還帶有淡紅色,特別是在繁殖期尤為顯著。
江豚眼睛不大,直徑約2厘米,仔細觀察,在眼睛的后方5-8厘米處,各有一個形似芝麻粒的小孔,那便是長江江豚的外耳孔。位于頭部頂端的外呼吸孔(即鼻孔),關閉時是一個半月形的裂隙,長度約為3.5厘米,其內側有活動的瓣膜,可以防止水進入鼻腔,出水呼吸時張開。
江豚是水中的“豬”?
雖然江豚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動物,經過千萬年的演化它看起來更像是魚,但是,江豚歸根結底還是一種哺乳動物,而且江豚平均體長1.4米,體重平均60公斤,它有著比較渾圓的身體,頭部也非常的圓潤,身上無毛,光滑。
而古人在描述一種動物時,通常會用已知的動物做類比,而在已知的動物中古人最熟悉的無疑就是家禽和家畜了,在眾多的家禽和家畜中,能夠滿足身體渾圓、頭也圓潤的,而且體表毛發(fā)較少,似乎只有豬了,所以就有了江豬的說法,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。
作為曾經長江流域最常見的一種哺乳動物,古人在從事捕魚業(yè)時,也捕捉到了長江江豚,并且人們也屠宰并吃過江豚。早在宋代的《證類本草》中就有這樣的描述:
海(tún)魚,味咸無毒,作脯食之,一如水牛肉,味小腥......生大海中,候風潮出,形如?,鼻中聲,腦上有孔,噴水直上,百數為群,人先取得其子,系著水中,母自來,就而取之。
從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,古人把江豚當成了一種類似于豬的魚。
而在清朝的《海錯圖》中有關于古人屠宰江豚的記載:腹內有膏兩片,絕似豬肪,其肝腸心肺腰肚全是豬腹中物。
▲偶蹄目進化樹(圖源網絡)
意思就是古人將江豚開膛破肚之后發(fā)現它的內臟與豬的內臟極為相似,再加上它的外形與豬有些相似,所以古人就認為它是一種生活在江海中的豬,這也是它江豬名字由來之一。當然,現在如果想非法獵捕、殺害、收購、運輸、出售它們,那必將受到法律嚴懲。
(參考來源:人民網安徽頻道,極目新聞,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護,科學獵奇等)
出品:科普中央廚房
監(jiān)制:北京科技報 | 北科傳媒
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!
我們將定期推出
公益、免費、優(yōu)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!